Sunday, December 15, 2013

本土的可貴:談影劇的語言

朱真一

來看顧高齡的母親,陪母親看她喜歡的電影或電視劇的CD。看完客家電視台的<花樹下的約定>連續劇,寫了篇小文,對電視台拍製這電視劇的用心大大地肯定及讚揚,但在客家庄不用或太少用客家話大為感嘆。從電視台的回覆文中隱隱地可看出(客家雜誌20096),他們是想討好及爭取非客家人的觀眾,多用台灣的華語,以為這樣可以增加收視率。
不 管什麼理由,扭曲而改用非當地語言,不能達到增加觀眾,反而有反效果。其實用當地的語言來表達當地的本土文化,最真實最適當也最有藝術文化價值。英、日、 韓劇在台灣盛行,都使用他們劇情地方的語言,這樣才自然而真實,只要有字幕,大家都可瞭解。客家電視台為討好更多數的非客家人,不但喪失設立客家電視台的 最大宗旨,可能反而損失更大。
最近看了另外幾部舊電影,更有這份感觸。最明顯的是前後看<看海的日子><童年往事>兩篇電影,比較這兩電影有極明顯的差別,不只是語言上,其藝術文化價值更顯著。這兩部電影分別於19831985年拍製,在仍是相當極權不民主更不本土化的時代。
陸小芬演當妓女的白梅,妓院、生長或義父家庭的九份以及其他幾乎所有演出的鏡頭地,都是講福老台灣話的地區。從頭到尾全部用台灣華語(國語)演出,不但白梅甚至與老輩的義父母,其他家庭成員或社會上的鄉民大眾,就是客家人的我都不會欣賞這種扭曲,「聽」起來的非真實故事之感,尤其看那些講華語的老輩,就有感到彆扭很不舒服,更一點也不感人。陸小芬演技再好也沒有用,雖然她得到代表官方的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獎。
<童年往事>就 不一樣,劇中的祖母及父親在世時,家中全部用客家話,用廣東老家的語言,最能表達電影想強調他們的懷鄉心態,來台灣只是暫居之地而已。電影中其他的語言也 反映導演侯孝賢成長過程中的環境與心態,他學生時代成長在高雄鳳山地區,也一樣表現那時代學校不准用台灣語言,社會上用不同語言的現象。祖母用老家客家話 跟當地麵攤販老闆講,老闆當然用福老台語。這些真實感的劇情,<看海的日子>用華語絕對不能表達。
<童年往事>也有一短暫的妓院場合,有些鏡頭有點類似,由於使用福老台語就有不一樣的感覺,真實得多。台灣社會的場合應以當地的台灣語言進行,我喜歡這種真實感,想來演員們才能盡興地演出。看CD 的封套,這電影在1986-1987年的亞太、西柏林與鹿特丹的影展得獎。外國人看台灣的影劇,雖不知台灣語言的複雜性,只要有英文或任何適當的字幕,他們可以瞭解,更看得出來什麼是真實,什麼是彆扭不感人的演出。
另有一點感想,我注意到<看海的日子>是中國電影公司製作,大概代表官方政策的作品,為了宣揚「國語政策」。<童年往事>的封套沒說明製片公司(大概是盜版本,封背面用簡體字), 鐵定不是官方製作,因為有明顯的異議色彩。作品想表達的意義如台灣語言的壓抑,政府的虛假,社會不公等等戒嚴令下的現象。就像文學為什麼異議作家寫出好作 品,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異議人士較多,因為他們寫真實感情,不像郭抹若之流,寫史達林偉大的鋼之類言不由衷的詩。語言也一樣,不必為政府服務或利益著想,要 真實。
<海角七號>的成功有很多人評論,不必多討論,該使用日語、福老台語、華語或英語就看其自然場合下,女主角友子及大大的母親,開始都用華語,但當快到結尾談日本男人拋棄大大外祖母時改用日語,最真實最自然。其他的場合也類似,如友子自言自語時用日語,該講什麼話時用什麼話。
<一八九五>也 有一樣的好感,不會為了客家人把那些土匪的鏡頭改用客家話講,也用華語來宣告清廷的頒令。不同地區用不同腔調的客家話,不會只用最多人使用的一種。順便一 提,這些演員中不少非客家人,短時間內學會字腔正圓的客家話。連有名氣的大演員,都沒困難學會客家話,對想學客家話的非客家人,這電影應是一個很好的鼓 勵,希望客家電視台也以這電影當模範,多要求演員們學客家話, 拍出更好的電視劇。
坦白地講,我一向很少看電視連續劇或電影,連美國的熱門連續劇也很少看,更不是寫影、劇評的料子,只是對語言較有興趣,因對台灣的語言尤其客家話的沒落憂心,寫出一些感想,向客家電視台建議。


(*St. Louis大學及Glennon 大主教兒童醫院小兒科)

獻祭健康神豬及客家文化比賽 

朱真一(舊文,投稿,好像沒登)

看 到不少談客家義民祭的文章,也想說幾句話。先聲明,我也簽名反對虐養神豬連署活動發起人。報導中提到兩位客家文史工作者的憂慮,怕以後義民祭若沒有神豬, 「義民爺在宗教上將失去神明的位格,還能稱為客庄十二大節慶嗎?」。還說「民間祭典活動,都是庶民信仰的展現,這種民間自主性的結構功能一旦瓦解,客家信 仰的獨特性也將跟著失去」。
不過林瑞珠在論壇一再聲明,主旨是「神豬虐養的問題」,「強調不反對以豬羊祭祀,但反對因追逐名利而舉行神豬重量比賽」。不少文史工作者,目前養神豬業者,的確有禁錮虐養, 主張「賽神豬習俗應改革而非廢除」,建議改變比賽方式。
因 為在家中畜養豬或其他家畜的家庭已很少,比賽者大都由職業性畜養公司「代養」。虐養的程度更可能增加。不少人主張有規則,業者必須接受監督,不得虐待 「神」豬。有人更建議加上參賽的規則,譬如有人說「神豬必須能站立若干時間,或能走幾步路」,長期遭受禁錮受虐養的神豬勢必「腿軟」達不到標準,來迫使飼 養業者不敢養神豬。
豬不是受寵的動物,不像狗或馬可以比「漂亮」,或簡單地比某種「技能」。可是最少在美國的「州展覽會(State Fair)」尤其是農業大州。展覽會中有各種農業產品如大南瓜的比重、漂亮瓠瓜比賽等。農場畜養的牲口或雞等的比賽也很普遍,譬如我們米蘇里州(Missouri)的展覽會,除了牛、羊、豬外,還比驢、騾等。
像農家養的豬的比賽,有很多等級,我也搞不懂。可是有一項稱為「成長及品質(Growth and Quality)」 比賽倒很有意義。我從未去過州展覽會,也不知他們怎樣比。也許可請獸醫或養豬專家定出一「最健康豬」的標準,用此來當神豬比賽的規則。雖然這種比「最健康 豬」,大概不會虐養,最好加上規則不能虐待的條款。記得祭祀時,也看過羊,用同樣的準則也可用來做類似的「神羊」比賽。
其實我更屬意於同時有台灣客家文化的比賽,和不妨義民節的前一週末,舉辦15大庄各庄間,不同年紀(如小學、初中、高中、大專組)的客家台灣話的演講比賽、辯論比賽,客家歌曲的個人及團體的合唱比賽。在義民節慶祝當天,除了祭祀外,也頒獎給客家文化節目的優勝者。
義 民爺的崇拜,崇敬先祖的意義最重要,因為他們為我們保鄉為土。義民爺的神格化是自然的文化現象,祭祀神豬是重要象徵的話,若能以最健康豬獻祭,將會更有意 義。假使再加上本土文化的提倡,透過祭典將更有凝聚客家族群的意識。天上的義民爺定會感到窩心,對北台灣的後代感到驕傲。



(作者美國米蘇里州聖路易大學小兒科名譽教授)
客家話辭典樣般寫<-o-> <o>?
--順便介紹目前有介客家話辭典 


(用教會白話字寫四縣腔/用通用拼音寫海陸腔)
朱真一 (Chu, Chin-yit/Zhu, Zhin-rhit)

表弟來信問ngai()到底客家話<-o-(小孩子)> ()漢字愛樣般(怎樣)寫?佢() 講佢看到幾條客家歌,歌詞寫做<小蚵仔> ,又有註解講<小蚵仔=小孩子>Ngai回答佢,客家人祖先 tai/dai()山區,離海遠,<蚵仔> m()應該係客家文化會用介字,故所客家語言中應該mo()< 小蚵仔> ( )漢字介名詞。<-o-> <o> 應該m係可以食介海產<> 。去查最近出版介客家話辭(/)典。Ngai 發現有盡()生趣介幾點,佇()哩來向大家請教。順便介紹目前有介客家話辭(/)典。

手上有約二十本各種客家話辭典,最近十過年台灣出版介幾本全有提到,全部用<>字,來寫<o>,故所大部分用<細孲仔>。連香港最近出版劉鎮發主編介《拼音客家字彙》(1997;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也有<>字。

腳下係台灣出版幾本有<>字介辭典。哩兜新出版介辭典除了第6本,一般書店或客家介雜誌社、電台、出版社,應該可以買得到。劉鎮發頭擺佇台灣工作過,ngai寫信e寄錢去香港中文大學買,台灣介書店可能有。佢介字典可能有新版,有CD版,可能網路上也有。

1) 徐兆泉介《台灣客家話辭典》(2001;台北市,南天書局出版)
2) 劉丁橫介《客家語文有聲字典》(2002;台北縣新店,彭氏客家文史工作室出版)
3) 楊政男、徐清明、龔萬灶、宋聰正編介《客語字音詞典》(1998;台北市,台灣書店出版)
4) 彭德修介《客家話發音字典》(1996;台北市,南天書局出版)
5) 中原週刊社編介《客家話辭彙》(1992;苗栗市,中原週刊社出版)
6) 詹益雲介《海陸腔客家字典》(1998;新竹芎林,中華客家台灣文化研究會出版)

但是,去尋台灣舊兜()介辭典,腳下幾本盡難買到,ngai 去圖書館正()尋到。對<o> lau() <nga> 兩字,mo漢字或mo 共樣介寫法,列出佇腳下:
1) 楊時逢介《台灣桃園客家方言》(1957;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哩本<o>就用<><nga> <>,故所列出<阿伢子>,註解講係<嬰兒> 2) 劉添珍介《常用客話字典》(1992;台北市,自立晚報出版)Mo哩兩字,可能字典細本,收介字少。編者以後用劉丁橫介名2002年出版介新字典就有(請看上第二條)。  
3) 滿思謙等編介《英客字典;English-Hakka Dictionary(1958;台北市,光啟社出版)。佇ChildrenInfant mo 提到用<-o-><o-nga>

戰前出版介客家話字典,台灣目前有影印本,大部份係
<南天書局>影印,佇<南天書局>或其他有賣台灣書介大書店可以買得到。
1) 日本時代出版介像管向榮主編介《廣東語典》(1930;台灣總督府警察協會出版)mo尋到。
2) MacIver/Mackenzie主編介《客英字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Hakka-Dialect(1926;上海Prebyterian Mission Press出版) 。哩本<o>項下,mo 提到有漢字。但是佇<nga>下有用<>來寫<o-nga-e><o>,用<>來寫<nga>,同時另有一字用<+>(<>在左,<>在右)lau最近台灣字典用<>(<>在左,<>在右)不同,註解講 children with baby teeth
3) Ch. Rey主編介《客法字典;Dictionaire Chinois-Francais, Dialecte Hac-Ka(1926;香港一教會出版) 。哩本<o>項下,也mo 提到有漢字。<nga>項下,用<>來寫<o-nga-e><o>, 用<><nga>
4) 手上另外有本客荷字典(SH Schaank編介《 Loeh-Foeng-Dialect》,1897;印尼出版)ngai 從一位印尼華人買影印本,但mo尋到。

中國介客家辭典手上有三本,盡多年前朋友送ngai介,盡簡單,像m係為客家人來編介。最其中一本張維耿主編介《客家話詞典》(1995;廣東省,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也用漢字<>來寫<o>字,但用<><nga>,但是<>項下也有另外一條註解講係<我的>意思。

在網路上客家字典不少,但是有漢字又有發音介
mo多,ngai佇哩只簡單用三網站介資料,其他應當還盡多,不過m係為台灣客家話編介。

1)《漢字字典》(http://www.chineselanguage.org/CCDICT/)中介《客家話音彙Hakka Pronunciation Dictionary (http://www.chineselanguage.org/Language/Hakka/Tables/index.html)去尋,<o>發音項下有< >字,<nga>發音項下只有<>mo 上述介<><>+<>
2) 台灣行政院客家委員會(http://www.hakka.gov.tw/)介《四縣腔語言辭典(http://dictionary.ihakka.net/kaga_flash/)<孲仔>一詞。
3) 台大客家研究社介《客語小詞典》(http://club.ntu.edu.tw/~hakka/)

有關介<o*>項下去尋,哩網上字典同一頁上<>有時讀<o>,有時讀<nga>。抄下來佇腳下列出分(pun/bun;給)大家參考:
(a)饒平腔下列出:國語 : 嬰孩 ;客語 : 阿孲; 音標 : o11 nga53
(b)大埔腔下列出:國語 : 嬰兒 ;客語 : o nga ;音標 : o11 nga24
(c)四縣腔下列出:國語 : 嬰兒 ;客語 : nga24 ;音標 : o11 nga24 ;備註 : nga24寫做「子牙」。 綜合來講<o> 介漢字寫法有:<><><><nga>介寫法有<><><+>。同樣介<>子,頭擺戰前中國讀做<nga>,現代介台灣、香港lau國際漢字子典讀做<o>,也還有字典讀做<nga>

從頂高介資料看來,可以清楚看出來,字可以造,音可以變,字典mo一定共樣,時間可以改變讀法寫法。越多人用介字以後就會變做「標準字」。實在講,ngai<o>可能係本來祖先用介「南蠻」話,故所可能本來就mo漢字,以後介漢字係後人造出來介,m係本來有介「古漢字」,m係所謂介「中原」語言。 

 台語字母提案/羅馬拼音比諺文有前途 

 朱真一


 
台語字母提案
找到 郭敏俊將於2013 7 20 日發表於北加州台灣學校聯合會教師研習會的〈台語字母提案〉,很容易地在網站可找到:

taiwanenews.com/doc/minjin_taiwanese_characters.pdf


郭先生有兩套台語字母方案。一為「弧形台語字母」及另組一套近似方塊字的符號的「口形台語字母」,請上網看。字母不是羅馬拼音,而是符號,仍不能用電腦打字,須手寫。 比較像韓語的諺文。

常有人如下文的羅昌順先生,認為羅馬拼音不適用於台灣語言,要用類似諺文的「字母」,寫成的文字才能通行普遍。
我孤落寡聞,不知道郭先生2010年就提出他的「弧形台語字母」,現在又要提出「口形台語字母」。對郭先生的博學及創造力非常佩服。 或許我不懂而有錯,看起來的確像諺文。
請看下拙文,是我在1999年寫,原刊登於《客台語專刊》19998月號的32期(此專刊因為網站刊登的公司倒閉而沒有了,此文仍登於拙著《絕望的語言:lau寫客家台灣語文》一書中。

另外必須一提約10年前,顏敏政先生研究Holo台語書寫法,主張創造一半漢字一般羅馬字共成一字的「漢羅字」系統。顯然沒成功,好像沒人響應,現在沒人用。 (朱真一2013.7.17


羅馬拼音比諺文有前途  朱真一

在客家雜誌108期, 很高興地看到羅昌順的文章《客家母語推動面面觀》。對其中的討論像教育政策、專家製訂音標、漢字需統一、漢字字母化、師資問題、必須母語書面文字、母語必 須列入正規教育及短期長程目標都非常贊同。甚至對羅先生對付教師抗拒學習本地話或不實施本土語言教育時,該把教師調離或令其辭職的方法我也贊同。 但對文中談到用羅馬拼音字必失敗,而且台灣語言只有走向諺文的方塊拼音字的說法則很不以為然,我雖然不知羅先生的諺文如何,我不贊同用諺文,我的理由不 少,最大的理由是實際的問題,在這電腦化的時代,我相信用羅馬音標才是捷徑,而且採用近英文系統的音標更有其方便之處。
對諺文不懂而認為行不通,也許有強詞奪理之嫌,不管是福老或客家台語,諺文到今沒幾人 響應,到今沒有字典辭典,沒有教材沒有用諺文書寫的書出版。羅先生幾次提及韓文及日文不採用羅馬拼音而用諺文,來證明諺文好處。日文及韓文創建時沒羅馬拼 音可比較,想也有上千年的歷史,跟漢字一樣不易更改,更何況現在是電腦時代,有更好的選擇。
越南的字喃及漢字系統,在法國統治不到百年就被淘汰掉。越南的漢化程度本不下台灣,法 國政治強勢的推廣固然是主因,越南的知識分子當時不多,羅馬化的阻力就小些。日本諺文性的假名不能在日據時代普遍用來書寫台灣語言,為華語特別設計的注音 符號,在國民黨時代也不能生存為台灣語言的拼音文字甚至連華語也不能夾帶使用。日本及國民黨政府不重視母語可能是主因,再創造一種新的諺文拼音如何能認定 會有前途呢?
反過來說用羅馬拼音當文字不管是全用羅馬拼音或漢羅並用尤其是福老台語,出版的辭典書 籍相當多。實用性尤其是教會羅馬字的福老台語,因歷史久不但在宗教上,在應用到文學創作,書信及日常生活上都很多漢羅或全羅。曾看到日據時代護理教科書用 全羅馬字寫的。客家台語落後很多,但也不少辭典,各種書籍如教材、詩集以及聖經的出版。
本刊用漢羅為主也已有兩年半的歷史,我用來書寫信件,尤其在電子郵件上不管方便性或實用性上都勝注音符號。最高興的是我用漢字為主夾些羅馬拼音的文體寫信給客家人,漸漸的有人也用如此文體回我,包括一些七十多歲的老前輩。用羅馬拼音可被接受。
另一大理由是提早開始學英文已是社會各界的共識,提早到幼年開始母語教育,也是大家的期望,提早教羅馬字當注音音標也來開始英文教學,不必教注音符號,更不必學諺文,那將是一舉數得的好辦法。
這電腦化的時代,用符號當拼音像注音符號,已經是一大困難,我個人雖不太喜歡中國的拼音,但已證明注音符號會被淘汰,再創一諺文系統我認為大可不必。客家台語在這電腦時代若要迎頭趕上不可能由諺文當拚音來解決。

原載<客台語專刊> 3219998月號 
最後的住家的客家台語版詩

(劉敏貞翻譯)
(客台語的詩/歌詞只是翻譯的詩,不見得是可唱的歌詞)



我全心惜miang-miang ke台灣ah!
ke青春全部獻pûn你。
我全心惜miang-miangke台灣ah!
我一生ke歡喜全部在liá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
Chhiùng雲霧ke孔隙觀看全地,
波瀾大海,遙遠ke對岸,
我合意在liá眺望無息。
我心cho-m̀-thet割離ke台灣ah!
ke人生全部獻pûn你。
我心cho-m
̀-thet割離ke台灣ah!
我一身ke快樂在liá
希望我人生ke 最尾站,
在大湧ke響聲中,
在竹林搖動ke蔭影底背,
Chhîm-tó我最尾屋家



林鴻信Holo台語版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
我的青春攏總獻給你。
我全心所疼惜的台灣啊!
我一生的歡喜攏在此。
我在雲霧中看見山嶺,
從雲中隙孔觀望全地,
波瀾大海遙遠的對岸,
我意愛在此眺望無息。
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啊!
我的人生攏總獻給你。
我心未可割離的台灣啊!
我一生的快樂攏在此。
盼望我人生的續尾站,
在大湧拍岸的響聲中,
在竹林搖動的蔭影裡,
找到一生最後的住家。


馬偕的「最後的住家」有各種語言包括Holo台語、日、英、華語的詩/歌詞,Holo 台語版更有全羅、漢羅、全漢的版本。上章說馬偕在台灣》布袋戲,用此〈最後的住家〉當主題曲。布袋戲DVD有全羅及漢羅Holo台語、客家台語、英語等幾種字幕的版本。客台語字幕的版本,上網不難找到客台語字幕的《馬偕在台灣》布袋戲DVD由劉敏貞翻譯為客台語。其網站如下:http://taigiol.fhl.net/vcd/rotaiugbk.php?user=taigi&proc=read&msgno=1&bid=19
<客家創意> : 客家食材配入西餐
朱真一  
(若四縣及海陸腔不同;四縣腔在前用教羅拼音/其次海陸腔用通用拼音)

因為在新竹出版的《園區生活》寫了一篇跟新竹有關的醫學歷史文章,收到該刊寄來的雜誌。這雜誌印刷精美水準很高,內容豐富而且都是有關新竹地區的歷史、地理、環境、文化以及生活的種種。最近20095月號133關聯到客家鄉鎮題材的有好幾篇。民以食為天,吃的題材倒不少。
最高興看到一篇<紫蘇搭羊排 正點>之文(http://www.lifewindow.com.tw/133/b019.html,看到此文附有小標題<浪漫桐花餐>,一看果然跟客家有關。原來五月的桐花季節,一家飯店推出「桐花春饗宴」,此桐花餐不桐花裝飾而將客家食材、香料配入西餐,只看到圖片以及列出桔醬、烏糖、芋頭、紫蘇等名字的食材,就心動有食慾外而更懷念家鄉的日子。
不是替飯店或主廚宣傳。特別要提出陳桂霖主廚的創意而且去研究試製,冠上<客家創意>大標題於此,客家文化就要有這種新創意才能永續。雜誌總編輯何乃蕙女士來信說此桐花宴六月底前推出,她說假如您看到這報導,事先去預約還可能吃得到。建議該飯店不妨把這些美食放入經常的食單中,讓客人隨時可吃到。
請上網詳看該文,不必多談。其實除了桔醬,其他的食材世界各地都有,不能算真的客家才有的食材。紫蘇日文叫Shiso,更是日本人的偏愛,小時候鹽漬酸梅,一定放入紫蘇。我家鄉的客家話叫Kuai-su:/Guai-sii,飯團或飯包(便當)常放酸梅,可能還是日本人留下的吃法。紫蘇很容易長,一種後每年從前一年掉下來的種子重新發芽,到處都有。家住小鎮上,沒抓青蛙炒過,但還記得跟買的田螺一起炒來吃。不記得是否跟其他肉類共炒的吃法,剛來美國常買味全的紫蘇花瓜,大概就是為了那味道。
近年來在家中後院種紫蘇,長得一大堆,只做配料當然吃不完。拿去醫院給同事,日本人最愛,聽了好幾次他說今晚就可用來煮Soba(麵),後來發現越南人也很喜歡。台灣來的同鄉們除了老一輩外,不太熟悉,也許客家鄉下容易得到,所以一般人以為是客家食材。
芋頭(Vu-e)更不只是客家食材,不過大概很容易長,是「賤」菜料,本不登大飯店之雅,只是「凡」人才吃。記得在台北新公園靠近衡陽路街頭有個攤販賣芋頭冰淇淋,是我們當學生時(1960年代)最大的享受。還記得大三班上排練話劇,晚上練完我們不是演員只是打雜的,常從台大醫院走過新公園,被派去買芋頭冰淇淋帶回來犒賞演員及其他工作人員。
芋頭較香,做出的芋粄比菜頭粄好吃,現在家中也偶爾做來嘗嘗回味童年或鄉情。還有我們家中秋節拜天公要用芋頭,家訓說祖先窮,中秋買不起月餅,以水煮芋頭代
烏(黑)糖與南瓜當然也不只客家人用,想當年烏糖是比白糖便宜得多,才在鄉下客家庄流行。現在去店裡買黑糖反比較貴,而且覺得沒以前的烏糖香。烏糖以前便宜,大概是甘蔗殘渣較多,不必再精製,可能也因此較香。南瓜客家話叫「黃瓠」(Vong-phu/Vong-pu),以前也常放入飯內,的確使飯變得更香。現在這裡的南瓜不太一樣,無論如何比不上從前家鄉的又香又好吃。也許只是心裏做怪,只有家鄉東西好,外頭總比不上。或許那時沒好東西吃,吃不挑剔,有得吃就很好,加上南瓜當然更香味十足。
只 有桔醬才真是客家食料,而且大概只是風行新竹地區,不但中國或世界其他客家人都不知道,連南部六堆地區也好像沒有。桔醬跟義民爺崇拜是台灣北部客家的特殊 文化。到海外多年最懷念桔醬,我寫過好幾次桔醬的文章,小時做桔醬時滿屋生香,現在只能追憶。不只在海外的我不能重溫,現在客家人家庭自製桔醬的大概也絕 無僅有,只能從店裏買工廠製造的。
看到桔醬撒在「米蘭烤春雞」的圖,的確有創意新又好的主意。雖作者說等讀者品評,我只看圖不吃就知道一定好吃。不過也許有些人不像我們新竹地區客家人,從小就習慣那味道。記得小學同學聚餐總不忘談長年菜(芥菜即客家話的Ku-yau/Gu-rhau加入過年過節時煮豬、雞或鴨肉的高湯中)搵(沾)桔醬,或三層豬肉搵桔醬的美味。現在大家對三層肉的肥肉及豬皮都不太敢吃,用烤雞倒是不錯的好創意。
文中提到的涼粉到底是什麼材料做的我不知道,上網去查叫「涼粉」的東西很多,各地不同,從類似仙草、豌豆到綠豆以及其他材料做的都有。我相信文中提到的這道水晶田園蔬果捲的涼粉捲,大概從最普通的綠豆粉做的。應該是目前少吃肉或澱粉以及多吃蔬菜豆類的絕妙好菜。目前豐裕的社會下,糖尿病、心臟血管病(包括中風)盛行,我常督促人少吃豬肉牛肉,改吃雞、魚,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精製澱粉,改吃較「賤」的,國際上所稱的全穀類像糙米、燕麥、玉米等。不用白米或白麵粉而用豆類製造的半透明捲皮,包上蔬果真可說是健康漂亮的美食,附上的文章中,作者也說印象深刻口味清爽。
看到那篇報導,最主要是想寫<客家創意>這觀念,「客家菜」不能只墨守成規,限於「客家小炒、薑絲炒大腸」。客家菜若有新創意又能推廣各地,才能繼續傳承下去,而且更有益地方經濟,推動旅遊或餐飲營業,這種精製的新創意客家菜值得研發,還要更上層樓。

順便一提,當然<客家創意>不限於餐點,墨守成規跟不上時代,終將被時代腳步淘汰。客家山歌也要創新,客家戲劇以及客家各種文化何嘗不該如此,希望更多人發現<客家創意>,多多來報導,讓大家一新耳目,使客家永續傳承。

 鍾老(肇政)序:《絕望的語言:談lau寫客家台灣語文》


鍾老(肇政)序:
《絕望的語言:談lau寫客家台灣語文》
 (朱真一翻到客台語; 羅馬字用教會羅馬字(四縣腔)/通用拼音(海陸腔))

             催促、鼓勵老友朱真一醫師印行文集,想唔起來已經過幾多年lo。老實講,近年來(也想唔起過幾多年)mo()再寄掛真一老友係唔係愛印書或已經出版了 ,就在哩()時間,分()ngai()拜託看看也同意幫真一老友整理文章ke/gai()另一老友莊紫蓉女士,忽然傳來消息:真一老友ke/gai書終於打算付印了,並又一口氣印三本!
 
「也愛請鍾老寫序。」紫蓉在電話裏講哩句,還傳來幾聲輕笑,就像ke/gai ()係當然ke/gai,唔使講理由。

 Ngai也只好嗯一聲,表示同意。

 寫序,()係當然ke/gai?唔使講理由?係唔係,ngai可能拒絕mo
           
ge/kai早早ngai唔記得ke/gai歲月,ngai盡可能催促、鼓勵老友印行著作ke/gai時,就準備愛寫哩篇序。只可惜過了哩兜(這些)年,ke/gaingai本來可以,也應該寫入序底肚ke/kai盡多事,像老友佇美國當醫師、教授ke/gai百忙中,樣(怎麼)會立意寫哩兜東西ke/gai事,lau(以及)其間盡多細節,隨ten/den()歲月飛逝,分ngai  fi()入遺忘ke/gai深淵肚,再也尋唔到了!

            Ngai像哩種迷茫中苦思ke/gai時候,突然記起了一件事:賴和獎。著啦,賴和獎!Ke/gaingai為紀念賴和辦起了「鬥鬧熱日」ke/gai時節,想唔起係ngai先提出或真一老友先想到ke/gai,附帶就辦起賴和獎了。

 還有哩,客家台灣文化獎!多半係ngai轟轟烈烈發起了「客家運動」以後,佢佇太平洋ke/gai岸為了響應ngai,舉辦起哩獎。

            哩獎:「賴和文學獎」和「客家台灣文化獎」,記唔te/de()chak/zhak (何者)先,但獎金全係一千元美金,全係老友獨立提供。

 Ngai也想起了老友講過,為了向朋友募款,佢寫文章,然後自家打字、付印,編輯成一本本小冊子,寄分ke/gai朋友。Ngai一直不明白,寄an()ke/gai細書e同時伸手募款,效果係唔係kha/ka()好兜,然而老友就係靠哩種根本自家尋苦頭食ke/gai方式,從事原本ke/gai募款。

 哎哎,ngai總想唔起哩兩獎係幾時開始,想來一二十年an(那麼)久總有?不管樣般(如何),佢就an(這麼)辛辛苦苦從事哩件工作,哩兜日e中兩個獎像也有變動,像獎金增加了,獎項也增多慚愧,哩兩獎雖然勉強可以講係因ngai而辦起來,可惜近幾年來ngai因年老體衰,不但不能像以前擔任頒獎人,連頒獎會都mo()法度出席觀禮了。
 
但是,我相信真一老友依然不厭不倦地從事這件工作,lau()ke/gai影響用哩種艱辛ke/gai方式從St. Louis擴散到佢熱愛ke/gai故鄉。
 
Ngai唔知道還有奈位台灣人,不管係佇海外或國內,用哩種方式來回饋故鄉,數十年像一日。Ngai願意由心講句話:「朱真一係chak/zhak了不起ke/gai人!」
 
行筆到哩,感覺到ngai哩篇不成序ke/gai序文寫唔下去leNgai停筆了好幾日,還係無法繼續下去,限期又早過le,內心焦急萬分ke/gai時節,突然又想起了一事。
 
Ke/gai篇真一老友ke/gai一篇大文,【大地苦難人白先勇「台北人」中的台灣人形象】(見【看台灣人文學,寫台美人文學】)。白先勇ke/kai【台北人】 佇台灣讀書界、文學界,早早已經係mo人唔知,但筆者慚愧幾十年來都唔識去讀,原因ke/gai係中國作家ke/gai作品,ngai(為什麼)愛去讀no?不過也可能因為讀ke/gaithiong/tiong()多了,所以哩篇ke/gai篇名對ngai也算像「如雷貫耳」ke/gai。拜讀真一老友上述大文,正()明白過來,讀過ke/gai人儘管an多,sa () mo()sa()講到真一老友所指摘出來ke/gai,就係lau()文中ke/gai台灣人全寫成「壞角色」,充滿對台灣人、台灣ke/gai歧視筆調,連所有台灣ke/gai東西全係佢看唔起ke/gai

            可能係因驚到「台北人」ke/gai盛名,所以正()mo()看到有別人提到,而真一老友一點也唔驚lau()佢講出來,憑哩ngai愛再講一句:真一老友ke/gai膽識lau勇氣分()人欽佩!
 
Ngai愛請真一、紫蓉兩位老友原諒ngai序寫成哩樣e,到哩氣力已經不能再繼續,再也想唔出應該寫麼ke/gai(什麼),只能an(如此)停下來。實在慚愧,哩暇ngai寫雜感到khia/kia()筆也有困難le
 
Ngai衰老像an(如此),病弱像an樣,再一擺請原諒!
二○○三孟夏
鍾肇政 敬識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用通用拼音)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用通用拼音)
                               
 朱真一(Zhu, Zhin-rhit)

()用漢字寫客家台灣話,有一好處,苗栗(四縣)腔新竹(海陸)腔可以己家發己家愛用介()音。哩()篇盡量用漢字來寫。先來介紹莎士比亞。
大家知莎士比亞係(he,)英文界也係全世界最有名介() 劇本作家,佢(gi,)介詩共樣也係英文詩中第一人。頭擺翻譯幾儕 (sa,)介英文詩到客家話,一直唔(m,)敢試莎士比亞。莎士比亞1564年佇(du,)英國介庄下出生,阿爸耕田人,阿姆係出身有錢人介大家族。雖然係佇農村庄下長大,佢有來自阿姆上流社會介教養。1582年討比佢大8歲介輔娘 (妻子)1585年輔娘giung()一對雙胞卵後,佢lau() 輔娘留佇庄下,己家逃走去倫敦。先佇戲院做細角色,不久,莎士比亞試改寫劇本盡成功,以後專心寫劇本,有了經驗以後,自己創作戲本,從此出名。在1593年以後開始寫詩,1609年又出版有名介「十四行詩集」。以後轉到故鄉專門創作舞台劇本lau()詩,1616年過身,享壽52歲。
雖然想愛全用漢字,上段有兩隻字,還係寫唔出來有意義又有相近發音介字。「Giung細人仔」(生小孩)介「giung」字,去尋漢字。從上一期討論到介辭典中尋,1960年前出版舊辭典尋唔到漢字。目前台灣介辭典最普通用「供」或「子+恭」,「供」用佢介音「子+恭」係編辭典者己家或社會多人用介創作字。劉丁橫字典用「娩」就用例子介意義音全不同。中國香港兩部辭典用「女+共」也係創作字。係用giung最少發得出音。
腳下ngai() 選看來ka ()常看得到介兩首十四行詩,參考其他人介翻譯。到底對英文詩不內行,也唔係詩人。翻得唔好,請多多包含。

十四行詩第18                Sonnet 18


Ngai()應該lau()你比做熱天?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你比熱天又ka()得人惜,ka溫柔: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狂風會lau五月介嫩芽吹落,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 buds of  May,
熱天介期限又tiong()短: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有時天頂介目珠照到tiong熱,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金色介面常常會變暗;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所有美好介事物有時會衰敗,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un()機會或自然介變化破壞: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但你永恆介熱天唔()會褪色,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唔會失tet()你所有介美好,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死神也不能講你佇佢介陰影下來回,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當你佇永恆介詩行中lau時間永存: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只愛人能透氣或目珠看得到,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詩會bun()你生命也會永存。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